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农业综合开发是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

2015-01-13 10:07:10点击:

  我国是农业大国,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。农业兴则天下兴,农民富则天下富,农村安则天下安。十六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,以人为本,重视民生。在农业大国的国情下,农民民生就是最大的民生。因此,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到改善农民民生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,收到了显著效果。但是,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,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,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未完全建立,解决农民民生问题任重道远。

  农民民生问题,保证吃饭是前提,增加收入是根本,改善环境是条件,加大投入是关键。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起始省份和重点省份之一,在通过推进农业综合开发,有效解决农民民生问题上做了积极探索,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

  一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保证粮食及其它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,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奠定基础

  民以食为天,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。农民占我国人口大多数,只有在农民吃饭问题解决之后,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,满足城镇居民的口粮需求。保证农民口粮安全,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,是解决其它民生问题的基础。虽然这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,粮食及其它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基本平衡,但这种平衡是一种偏紧平衡,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,保证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。黑龙江省现有耕地1.76亿亩,占全国的1/10,居全国第一位,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。黑龙江省提出“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,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首任,着力发展粮食生产,全省布局突出打造优质粮食产业带,优质粮食产业带突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,粮食生产核心区突出改造中低产田,为确保包括农民口粮安全在内的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”。在区域布局上,以松花江、嫩江、乌苏里江三大流域为重点,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带。先后建设和完善配套10万亩以上灌区14个,5万亩以上灌区32个,流域连片开发面积达到400多万亩。以中西部干旱区为主建设优质玉米产业带,以绥化市北部和黑河市为主建设优质大豆产业带,共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391个。截至2006年,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48亿元,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1亿元。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735万亩,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0亿斤。农业综合开发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突破400、500、600、7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全省粮食商品率超过70%,目前达到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500亿斤水平。不仅为本省农民民生问题解决奠定了基础,也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。

  二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推进产业化经营,发展壮大优势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提供保障

 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,是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根本环节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,农产品加工滞后,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因素。只有走产业化经营之路,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,扶强扶壮龙头企业,扩大基地规模,培育市场体系,才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,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,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。

  黑龙江省立足资源优势,重点发展水稻、大豆、玉米、奶牛、肉牛、生猪、马铃薯、亚麻、蔬菜及特色(北药、烤烟、食用菌、山野菜、小浆果)十大产业。2006年,全省共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45个,种植业基地项目108个,养殖业基地项目40个。如讷河市通过马铃薯加工项目,使企业利税由立项前不足200万元增加到1019万元,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由40万亩发展到80万亩,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。再如明水县通过玉米淀粉加工项目,带动玉米种植基地面积100万亩,牵动8万农户,农民增收4000万元,户均500元。据统计,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500至600元,为农民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医、教的全面改善起到促进作用。

  三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推进生态建设,改善生存环境,实现可持续发展,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创造条件

  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。良好的生态环境,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,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,提高生活质量,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,在更高层次上解决民生问题。

  黑龙江省以“综合性”的开发方式,多管齐下,多措并举,多策配合,开发与保护并重,生产与生态双赢,探索了五种治理模式,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。一是以稻治涝模式。在内涝严重的东部三江平原,采取排蓄结合的治理措施,将旱田改造成水田,新增水田1100万亩,占全省同期新增水田的70%,不仅实现了种稻增收,而且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。海林县河夹村地势低洼,1991年当地海浪河暴涨,河夹举村奔命,良田尽毁,数年备受水患。2001年立项开发建设海南灌区后,筑坝护良田,架桥变通途。工程完工当年夏天,海浪河发生特大洪水,而居住在这里的朝鲜族农民安然无恙,他们立碑撰文,告示子孙:“救命桥,幸福工程源于农业开发人。”二是节水灌溉模式。在干旱比较严重的西部松嫩平原,采取打井治旱的措施,使项目区内300多万亩旱田实现了节水灌溉。三是生态治理模式。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丘陵半丘陵地区,采取修塘坝、挖截留沟、建谷坊、造林等措施加以治理。拜泉县百顺沟小区开发后,坡耕地径流减少78%,泥沙流失减少近90%,土壤有机质提高0.51%,空气湿度提高13%,风速降低58%,蒸发量减少16.5%,草原盖度由原来的26%提高到75%,粮食单产由不足200斤提高到400斤。四是盐碱治理模式。在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地区,采取以深松振动为主,辅以土壤改良剂的集成技术,把低产盐碱地变成高产良田,把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漠变成优质草场。2003年以来,全省采用深松振动集成技术治理盐碱地23万亩,平均亩增效益250元以上。五是庄园治沙模式。在西北部沙化地带,通过大面积造林锁住沙丘,把沙荒地、废弃地分成面积均等的网格,每个网格吸引一个农户盖房、植树、打井,从事农林牧业生产,实现治沙增效。

  四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机制创新,吸引更多资金投向农业,加快农业农村发展,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引导示范

  加大投入,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。仅仅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,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。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龙头企业,带动农民增收,鼓励富裕之后的农民自觉自愿增加投入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真正成为投入主体、建设主体。黑龙江省通过创立“财政资金为引导、农民为主体、龙头企业为重要渠道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、不断增加资金总量”的多元投入机制,使财政资金发挥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。

  近年来,黑龙江省通过开展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、实施投资参股经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,推进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。如哈尔滨市东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龙头企业,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投入重点产业化项目资金600万元、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资金800万元,使企业迅速起步并发展壮大。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的引导下,公司投入1.6亿元“反租倒包”农民土地1.6万亩,建设葡萄大棚1500栋,种植甜玉米1.4万亩,吸纳农民常年就业700人,季节性就业2200人,使受益农户人均收入达6000元(含土地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)。有的农民凭借在公司学到的技能,回家建大棚自主创业,迅速走向脱贫致富之路。

  五、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建立农机合作社,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,为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增添活力

 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任务。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在于集约化,出路在于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。通过建立农机合作社,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到农业、农村和农民身上,既可以把农民的经营权搞活,提高土地产出率,又可以解放农村生产力,促进农民增收,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。不仅解放了生产力,而且由“种田农民”到“土地股民”,进城打工后变成“市民”,农民增收途径越来越宽。

 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机合作社,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基础上,吸收农民以“土地经营权”入股农机合作社,由农机合作社借助大型农业机械统一实行土地集约经营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、标准化生产、定单式销售和企业化管理,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。如安达市丰桥农机合作社于2004年底批准立项,2005年3月正式开始建设,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200万元,镇政府投入现金和实物折资67万元。合作社首批入股农民212户,入股土地5000亩。目前入股农民增加到347户,入股土地增加到8300亩。合作社经营土地后,土地由一家一户经营变为连片规模经营,每亩收入近750元,比农民个人经营增收200元。与此同时,入股农民还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纷纷外出打工和开办其他产业。据统计,2003年以来,全省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2.7亿元,吸引社会资金2.4亿元,组建农机合作社70个,新增大型拖拉机和大型收割机械1218台,新增农机总动力14.16万千瓦,促进粮食增产10%以上。

  黑龙江的实践表明,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,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,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必要手段,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,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。正如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所强调的:农业综合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、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日益广泛的影响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仅不能削弱,还要继续加强;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不仅不能减少,还要继续增加。